注册免费领取 4核8G 云服务器,享免费数据迁移服务

“爸爸对不起你......”1959年,他将一管不明药物给喂了给襁褓中的儿子,随后愧疚得泣不成声,这名父亲名叫顾方舟。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颇为好听的外号——糖丸爷爷。那么,糖丸爷爷背后究竟有什么故事?

1951年,正在朝鲜战场上工作的战地医生顾方舟突然接到了一条命令,组织上要求他尽快前往苏联学习。

当时顾方舟有些困惑:“眼下战场正是需要人手的时候,组织这个之后调我去学习是为什么?”

回国后的他很快明白了国内形势的严峻。当时江苏省一带突然爆发了一种罕见的疾病,这种疾病让很多儿童都不约而同地患上了瘫痪等疾病。

而当时的新中国医疗水平又相当有限。直到前往苏联学习了一段时间后,顾方舟才知道这种疾病原来叫脊髓灰质炎,简称小儿麻痹。

经过4年的学习后,顾方舟终于学成归国。顾方舟回到国内的第一件事便是着手研制疫苗。但遗憾的是,即便是当时的世界强国苏联也没能研制出足以抗衡此症的疫苗,他们能够提供给中国的帮助也仅有脊髓灰质炎的活病毒。

研制疫苗的过程中病毒的确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病毒毕竟存在传播的风险。因此为了规避这类风险,顾方舟和团队专程赶往云南深山老林中研制疫苗。这一待就是5年多。

1960年,顾方舟团队终于研制出了第一批疫苗,但疫苗想要投入使用,就必须搞清楚这对于到底会不会有副作用。

迟迟找不了可供试毒的样本,顾方舟直接以身试药。

“要是喝了这疫苗我有任何症状,请大家如实记录下来。要是我因此死了,也麻烦大家一定要继续研究出疫苗!”

顾方舟如是拜托团队成员道。

万幸的是,喝下疫苗的顾方舟身体并未出现太多不适,看来疫苗对人体的副作用是可控的,这说明疫苗很快就可以投入使用了。但很快,新的难题接踵而至。

考虑到小儿麻痹的主要患病群体是儿童,而顾方舟已然是个成年人。喝下疫苗的他虽然身体无碍,但这并不代表儿童喝下去也能完全无碍。看来还是得找个儿童试药才行,但是上哪去找愿意试药的儿童呢?顾方舟想到了自己的儿子。

顾方舟工作繁忙,儿子一直是由妻子一个人抚养照料。顾方舟清楚,如果告诉妻子,她势必会因为不忍心怀胎十月产下的孩子冒这个险而拒绝让孩子试药。

天底下哪个父母又会忍心让孩子冒这个险呢?

但顾方舟知道,如果天底下的父母都不愿让孩子试药,疫苗将永无推行之日。于是,顾方舟只能含泪将疫苗偷偷喂给自己尚才一岁的孩子。

看着孩子喝下疫苗痛苦的样子,顾方舟心痛不已,但他似乎别无选择,只能一遍遍重复道:“爸爸对不起你......”

命运总算是又一次眷顾了这个苦命的父亲和勇敢的医生。一个月的观察期过后,顾方舟的儿子也没有出现什么症状,这说明疫苗在儿童身上也是可以适用的。

1960年底开始,该疫苗在全国范围内通过了第三期临床实验,终于投入道全国使用。

可疫苗的广泛推广又带来了新的难题——部分儿童由于不爱吃药,所以不愿服用。

顾方舟很快联想到自己和儿子喝下疫苗的时候痛苦的神情,看来还是得让疫苗变成孩子们可以接受的模样才行。

于是顾方舟当即决定:“干脆将疫苗做成‘糖果’吧!”顾方舟的想法是极好的,如此一来,就能让孩子们不再排斥疫苗了。

最终,在国家相关部门的策划下,该疫苗被制成了糖丸,吃起来甜丝丝的,就像吃糖果一样。

事情果然如顾方舟意料的一样,很多孩子真的因此开始接受了疫苗。至此,顾方舟也成了孩子们心目中的“糖丸爷爷”。

在顾方舟团队及全国的医护几十年的共同努力下,2000年,小儿麻痹症终于在中国得到了有效控制,糖丸爷爷顾方舟让全国的儿童都免受了疾病和瘫痪的折磨,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医药建设水平和居民健康水平。

内容分享:
【腾讯云】Lighthouse助力跨境电商业务扬帆出海
Top